即使在地面冲突时期,太空在历史上也一直是国家间合作的舞台。但过去十年的趋势表明,太空合作的性质正在发生变化,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后果凸显了这些变化。
我是一名国际关系学者,研究太空中的权力分布——谁是主要参与者,他们拥有什么能力,以及他们决定与谁合作。一些学者预测未来单个国家追求不同程度的主导地位,而另一些学者则预测商业实体将国家团结在一起的情景。
但我相信未来可能会有所不同。在过去的几年里,在地球上具有相似战略利益的国家集团聚集在一起,以促进他们在太空的利益,形成了我所说的“太空集团”。
从国家主导的太空努力到合作
美国和苏联在冷战期间主导了太空活动。尽管当地局势紧张,但双方都谨慎行事以避免引发危机,甚至在一些太空项目上进行了合作。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发展自己的太空机构,出现了几个国际合作团体。其中包括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和空间数据系统协商委员会。
1975年,10个欧洲国家成立了欧洲航天局。 1998年,美国和俄罗斯联手建设了国际空间站,目前得到15个国家的支持。
这些跨国企业主要专注于科学合作和数据交换。
太空集团的出现
现在包括 22 个国家的欧洲航天局可以被视为首批太空集团之一。但在冷战结束后可以看到向这种权力结构的更明显转变。在地面上拥有共同利益的国家开始聚集在一起,以追求特定的太空任务目标,形成太空集团。
在过去五年中,出现了几个新的太空集团,具有不同程度的太空能力。其中包括拥有 55 个成员国的非洲航天局;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航天局,有 7 个成员国;和阿拉伯空间协调小组,有 12 个中东成员国。
这些团体允许国家与集团内的其他国家密切合作,但集团也相互竞争。最近的两个太空集团——阿尔忒弥斯协议和中俄月球协议——就是这种竞争的一个例子。
50 年来没有人登上月球,但在接下来的十年里,美国主导的《阿尔忒弥斯协定》和中俄联合任务都旨在建立月球基地。图片来源: NASA/Neil Armstrong,来自 WikimediaCommons
奔向月球
《阿尔忒弥斯协定》于 2020 年 10 月启动。它们由美国牵头,目前包括 18 个国家成员。该组织的目标是到 2025 年让人们重返月球,并建立一个在月球、火星及其他地方探索和采矿的管理框架。该任务旨在在月球南极建立一个研究站,并配备一个名为“门户”的月球空间站。
同样,在 2019 年,俄罗斯和中国同意合作执行一项到 2026年将人员送往月球南极的任务。这项中俄联合任务还旨在最终建立一个月球基地并在月球轨道上放置一个空间站。
这些集团没有合作完成类似的月球任务,这表明地面上的战略利益和竞争已经转移到太空。
任何国家都可以加入阿耳忒弥斯协定。但俄罗斯和中国——以及它们在地球上的一些盟友——并没有这样做,因为一些人认为这些协议是为了将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扩展到外层空间。
同样,俄罗斯和中国计划向所有感兴趣的各方开放他们未来的月球研究站,但没有一个阿尔忒弥斯国家表示有兴趣。欧洲航天局甚至停止了与俄罗斯计划的几个联合项目,转而扩大与美国和日本的合作伙伴关系。
太空集团对地面的影响
除了在太空中寻求权力之外,各国还在利用太空集团来加强其在地面的势力范围。
一个例子是2005年成立的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它以中国为首, 包括孟加拉国、伊朗、蒙古、巴基斯坦、秘鲁、泰国和土耳其。
虽然其广泛目标是开发和发射卫星,但该组织的主要目标是扩大和规范中国北斗导航系统(中国版 GPS)的使用。使用该系统的国家可能会依赖中国,就像伊朗一样。
私人太空公司的角色
在过去十年中,太空中的商业活动取得了巨大的增长。因此,一些学者看到了由共同商业利益定义的太空合作的未来。在这种情况下,商业实体充当国家之间的中介,将它们联合起来支持特定的太空商业项目。
然而,商业企业不太可能决定未来的太空国际合作。根据现行的国际太空法,任何在太空开展业务的公司都是其本国政府的延伸——并受其管辖。
国家在太空事务中对公司的支配地位在乌克兰危机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由于国家实施制裁,许多商业航天公司已停止与俄罗斯合作。
鉴于当前的法律框架,国家(而非商业实体)似乎最有可能继续制定太空规则。
合作或冲突的空间集团
我相信,未来,国家组织——例如太空集团——将成为各国促进其在太空和地面上的国家利益的主要手段。当国家走到一起并形成太空集团时,会有很多好处。空间是硬的,所以集中资源、人力和技术是有意义的。然而,这样的系统也伴随着固有的危险。
历史提供了许多例子,表明联盟越僵硬,冲突就越可能发生。在 19 世纪末,两个联盟——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日益僵化,经常被认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关键导火索。
其中的一个重要教训是,只要现有的太空集团保持灵活并对所有人开放,合作就会蓬勃发展,世界可能还会避免太空公开冲突。保持对太空集团之间和内部的科学目标和交流的关注——同时避免政治竞争——将有助于确保太空国际合作的未来。
本文根据知识共享许可从The Conversation重新发布。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