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天,南加州经历了异常炎热和干燥的天气,为野火创造了条件。 |凯文卡特/盖蒂图片社
本周,另一轮降雪寒冷天气席卷美国,北美大部分地区将迎来今年的寒冷天气。然而,尽管非洲大陆气温寒冷,但整个地球再次创下了新的温度记录:2025 年 1 月是地球上有史以来最热的 1 月。
欧盟太空计划、 哥白尼和独立研究小组伯克利地球都证实了这一结果。工业革命初期,地球温度比 1 月平均温度高 2.95 华氏度(1.64 摄氏度)至 3.15 华氏度(1.75 摄氏度),当时人类对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贪婪需求开始增加,向大气中排放吸热气体。
虽然这符合地球变暖的趋势,但由于一些原因,今年的炎热开局仍然引人注目。这是全球范围内一系列异常高温的一部分,即使是在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一直在推动的全球逐渐变暖的背景下也是如此。 1 月是过去 19 个月中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 2.7 华氏度(1.5 摄氏度)的第 18 个月。根据《巴黎气候协定》,各国同意努力将本世纪平均气温升高限制在 2.7 华氏度(1.5 摄氏度)以内。
一两年的气温高于这一阈值并不意味着已经错过了目标,因为它是根据几十年来的平均值计算的,但这确实意味着世界正危险地接近超过这一目标。
2023年和2024年连续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热的年份。根据 Berkeley Earth 的数据,2025 年气温有 30% 的可能性会攀升得更高。
除了长期推高全球气温的气候变化之外,还有其他几个因素导致了气温持续飙升。最重要的是,2023 年出现了一次特别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这是太平洋温度循环的温暖阶段,每两到七年循环一次。温暖的海水开始沿着太平洋赤道从西向东扩散,这反过来又改变了世界各地的蒸发和降雨模式。最终的影响是厄尔尼诺现象使地球变暖。
大西洋也处于其温度循环的温暖阶段。新的航运空气污染法规也生效。这极大地抑制了硫颗粒等气溶胶的排放。这改善了呼吸空气质量,但这些污染物具有使天空变暗并将阳光反射回太空的副作用。如果没有它们,更多的太阳能量就会进入海洋,特别是沿着繁忙的航线,从而加热下面的海水。同样,最近中国空气污染的减少也导致了太平洋变暖。海洋上空较弱的气流也减慢了蒸发速度,导致热量积聚。
所有这些因素的结合导致地球的海洋吸收了大量的热量,将水温推至历史新高。炎热的海洋温度会导致水下热浪,从而损害珊瑚礁等重要生态系统。它们也是 热带风暴和飓风的关键原材料。
最终,钟摆应该会向后摆动,让地球稍微冷却下来。厄尔尼诺现象去年开始消退,为与之相对应的拉尼娜现象奠定了基础。这往往会降低全球气温。
那么为什么今年一月全球仍然如此炎热呢?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研究科学家狄龙·阿马亚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表示:“正在发展的拉尼娜现象似乎还不够成熟,不足以克服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的海洋热浪条件带来的温暖。” “赤道太平洋在一月份首次跨越了我们通常的拉尼娜现象阈值,但在正式宣布拉尼娜现象之前,这些异常现象至少需要连续四个月如此强烈。”
海洋的作用就像热电池一样,由于它们在过去两年中吸收了如此多的热量,因此它们仍然很热,并导致全球气温升高。 Amaya 指出,2024 年 12 月,地球上 28% 的海洋经历了热浪状况,而当时这一数字通常仅为 10%。 NOAA 的预测显示,到 3 月份,约 26% 的海洋将经历热浪,这可能会导致世界大部分地区的气温持续高于平均水平。早期的测量和模型还表明,今年的拉尼娜现象不会非常强烈,并且可能不会导致相反方向的天气模式发生重大变化。
那么,为什么今年美国各地出现如此多的寒冷、寒冷的天气呢?
一月份,来自北极的冷空气席卷整个北美,一股不稳定的急流和椭圆形极地涡旋从北极向南延伸。奇怪的是,变暖也可能在这里发挥了作用。北极的升温速度比地球其他地区快四倍。随着气温上升,它们削弱了将寒冷天气控制到高纬度的大气流。按照北极标准,温暖的空气与低纬度地区的空气相比仍然寒冷,因此当空气泄漏时会引起寒流。
即使气温突然骤降,总体趋势是冬季升温速度快于夏季。随着气候变化,连锁反应不会线性扩展,而且随着气温进入未知领域,将会出现更多惊喜。
原文: https://www.vox.com/climate/399920/record-heat-january-2025-la-nina-winter-cold-climate